订阅
新闻稿发布平台 http://www.p-jones.com “听说,2022年养老金调整大变革,倾向挂钩调整,认可工龄贡献,工龄长的人多涨,工龄短的人少涨,真的假的?” “那可真是好消息啊!说到养老金上涨,其实早该如此重视工龄,毕竟,工龄越长贡献越大,工龄越短贡献越少,本就应该拉开差距,你说呢?” 听到身边退休人员的一言一语后,我明白了,原来工龄引发的差距是可以被接受的。2022年的养老金上涨绝对是顺应民心的,到底咋回事?哪些人受益? 01、官方定调重视工龄 2022年,养老金调整保持住4%的比例,着实令企退人员喜出望外了。疫情之下的第三年,养老金稳妥、有序、增长,让退休人员看到了安心,让参保人看到了希望。 而细心的人发现了,2022年的调整通知中,关于挂钩调整的阐述与上一年不同,“应与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和基金养老金水平挂钩”,且强调“适当加大挂钩调整所占比重”。 请注意措辞“应与”,是鼓励、是倡导,而不是上年的“可与”,一字之差意义大有区别,工龄的重要性再次被提起,这对于企退人员来说,是一个好信号。 挂钩调整中多数地区执行的都是“与工龄单独挂钩,与养老金水平挂钩”的双挂钩模式,只有上海执行的是“做乘法”,北京执行的是“做加法”,预计2022年将重回双挂钩。 02、适当拉开差距是趋势 目前,养老金的调整分为定额调整、挂钩调整、倾斜调整,而定额调整与倾斜调整则与工龄长短毫无关系,只有挂钩调整才真正体现了工龄的价值。 如今,2022年养老金上涨被重申加大挂钩调整所占比重,隐藏的含义还是工龄越来越被认可的底层逻辑,适当拉开差距是可以接受且应该存在的。 40年工龄的人与15年工龄的人,养老金上涨没差距,谁还会多缴费、长缴费,从宏观角度来说,不利于激励年轻人工作、参保,从微观角度来说,也是对工龄长的人造成不公平。 从养老金计算公式中,我们可以看出,每个人工龄不一样,缴费基数不一样,退休时间不一样,退休所在地社平工资不一样,养老金多少自然有所不同,以后上涨也会有所区别,这属于正常现象。如果一味地缩小差距,不顾工龄长的人的合理利益,反而会引发更多人的不满。 03、哪些人会受益 工龄,严格意义上来说,是视同缴费年限与实际缴费年限之和。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还未形成,退休金发放主要参考工作年限、职称、岗位。 后来在1993年前后建立了社会保险个人账户,个人、单位共同缴费,也就是目前咱们实行的参保模式,而以往没交费的那些持续工作年限,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。 所以,对于60后、70后,工龄就意味着是工作年限,而对于80后、90后来说,工龄却代表着缴费年限,多缴费、长缴费,养老金会高,会多涨,养老金的总原则。 工龄或者缴费超过15年的人,将在2022年养老金上涨中有所偏向。而这一点却也容易被参保人接受,无论是与工龄挂钩,还是与养老金水平挂钩,都是为了激励参保人多缴费。 另外则是养老金水平高的人,在挂钩调整中也会多涨,一方面养老金水平高,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工龄长提高了养老金水平,所以,高者愈高,也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,但不宜过高。 综上所述,2022年养老金上涨中重视挂钩调整的比重,重视工龄的贡献,这对于工龄长的企退人来说,是一个好消息,你说呢?工龄调整带来的差距是不是应该的?大家怎么看? ![]() |
10 人收藏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收藏
邀请